一些家長經常能遇到小孩最近老揉眼睛,未免影響健康都帶去門診看,經過檢查就發現好多時候是因為有倒睫毛。
正常睫毛長什么樣?
從感官上大家都能發現,上睫毛比下睫毛要多一些長一些。具體來說,一般上睫毛有100-150根,平均長度約為8-12mm,下睫毛有50-80根,平均長度為6-8mm。
日常生活中,睫毛主要起避光、擋灰和美容的作用。很多女生都會刷睫毛膏,就是為了讓睫毛看起來更加烏黑、纖長,襯托眼睛更加美麗。
什么是倒睫毛?
顧名思義,倒睫,就是睫毛倒著長。一般我們的睫毛都是向前長,遠離眼球表面,但是在某些情況下,睫毛向后生長了,有可能還會觸碰到眼球表面,這就是倒睫。
當睫毛觸碰到眼球表面,就會引起一些不適。尤其是如果睫毛長期摩擦角膜,可能就會刮傷角膜上皮,引起畏光、流淚等癥狀。嚴重的還可能引起角膜淺層混濁、角膜白斑等,從而導致視力下降。
為什么會引起倒睫?
對于小朋友而言,主要是由于眼瞼內翻。亞洲人發病率較高,易發生在下眼瞼靠內的地方。
這是由于亞洲人種,大多有內眥贅皮,小孩子的鼻根還沒完全發育好的時候,就很容易出現下眼瞼內翻,這時候下瞼的睫毛就會變得向內生長。
長了倒睫應該怎么治療呢?
由于嬰兒的睫毛一般都比較細小柔軟,因此刺激癥狀比較輕,也不太容易刮傷角膜,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。有的小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,鼻梁慢慢發育起來,自動就好了。家長可以經常的扒拉一下小朋友的下眼皮減輕孩子的癥狀。
建議在3歲以內,可以先采用這個策略,然后每3-6個月帶孩子復查看看倒睫和眼表的情況。如果遇到小孩子突然畏光、流淚等癥狀加重,應該及時就診看看是否倒睫引起,是否需要手術治療。
如果孩子更大一些了,如果倒睫不見好轉,并且引起的刺激癥狀又特別明顯,這時候就應該考慮進一步治療了。較小的孩子可以考慮縫線,較為簡單,但容易復發。更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考慮做手術,效果會更好,但可能留疤等。具體就需要家長根據醫生的建議再做決定。
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