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記者日前獲悉,針對國內家居家裝行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、劣質材料、有害有毒材料魚目混珠、假冒名牌、收費混亂等諸多問題,由商務部立項的《家居家裝行業經營服務規范》(以下簡稱《規范》)國內貿易標準日前正式開始起草,此標準是我國家居家裝行業第一部國內貿易標準。據悉,該標準由中國商業聯合會等多家單位組建標準起草工作組,將于今年11月份完成。
業內認為,與早前精裝房即將于年內出臺的新規一樣,由于裝飾市場缺乏統一的驗收標準,本次新規的出臺有望結束市場多年來客戶投訴不斷的局面。然而,未來政策的市場執行力如何,目前依舊存在不少爭議。
標準內容《規范》從家裝、家具兩環節入手
據介紹,目前家裝行業主要問題體現在:裝修工程的質量未能達到業主的希望與要求;裝修工程的造價超過家裝公司與業主預算;裝修最終效果未能達到設計效果水平等。另一方面,由于裝修行業亂象重重,魚龍混雜,往往是那些不法經營者及缺乏規范意識的企業毀壞了行業信譽。
面對復雜的行業狀況,標準起草制定工作顯得尤為重要。一方面,要規范行業經營行為,使各項服務標準化、規范化、透明化,使消費者可以及時了解到相關信息。在前期的選擇上及后期問題的處理中都能得到有理可依、有據可查,達到明白消費、放心消費。另一方面,行業亂象重重,魚龍混雜,往往是那些不法經營者及缺乏規范意識的企業毀壞了行業信譽,標準能加強培育規范化企業品牌,幫助消費者正確選擇家裝企業。
其次,標準將針對家居家裝行業使用劣質材料、假冒名牌、收費混亂等問題提出規范條文。有關人士指出,家具是家居裝飾中最重要的部分,一個家居裝飾最終的水準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具的檔次和風格。然而,現在市場上家具風格種類繁多,再加上多如牛毛的品牌,消費者在購買家具時,通常一頭霧水,甚至越比較越糊涂。經過千挑萬選的品牌家具,等搬回家后,卻發現毛病百出,與賣場上那些光芒四射的樣品相差甚遠。
記者調查
裝飾設計師“頭銜”同樣無統一標準
記者了解到,除了裝修的質量范疇外,目前國家同樣也沒有出臺針對家裝設計師的評定標準。有不愿具名的本地裝飾設計師向記者透露,與技術工人不同,國家目前還沒有將設計師納入職稱評定的范疇。因此,目前家裝設計師的級別認定,一般是由家裝公司自己定的,而家裝公司大多將設計師分為4至5個級別,例如助理設計師、設計師、副主任設計師、主任設計師、首席設計師、設計總監等。不同家裝公司設置的級別名稱略有差異,級別越高的設計師收費越高。
而有家裝公司表示,他們對設計師的評定標準,除了會涉及基礎知識、工作年限、繪圖技能、風格掌握等各個方面。當中,業績也是非常重要的考核項目。換言之,一般業績越好的設計師,其升級為高級設計師、主管的機會也就越大。然而,由于業績在評級項目中所占比例過高,往往容易導致設計師忽略設計,轉而向消費者推銷產品以及將裝修預算做大。這樣不僅其業績有保證,而且也較容易在行內闖出名堂。
市場現狀
裝飾公司“輕裝飾、重裝修”情況普遍
而正是在這種業績的壓力下,記者在向多位近期進行過室內裝修的業主溝通后發現,如今市內不少裝修公司(包括設計師)本身都逐漸將裝修設計作為捆綁式銷售打包到裝修套餐內。意思是只要客戶愿意將裝修交給裝飾公司,那么設計費往往會作為裝修套餐的“贈送”環節。正因如此,不少裝修公司目前的心思都并未放在設計身上,而“輕裝飾重裝修”這種能為他們帶來更大經濟效益的方式,如今正被不少裝修公司所青睞。
不過,重裝修的模式不但令業主的開銷增大,而且無形中加重了室內污染的程度。業界提醒新業主,家裝居室污染的原因主要來自家裝材料,業主們應重裝飾輕裝修。遇到裝修污染問題,只要正確認識污染源,裝修時以環保材料為主,減少堆砌;發現問題及時治理,便可有效控制裝修污染,降低患病的概率。
室內設計師蔡鵬峰建議市民,在裝修前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,時刻要在實用與美觀兩者中取得平衡,這樣就能夠減少個別裝修設計師的“忽悠”。
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